我只對票務方面有興趣,其他閘門、安全等問題不討論。
實在很難想像高鐵的售票系統到的是誰設計的,設計者的腦袋又是用什麼做的,能夠每個環節都不對,實在厲害。目前看到的錯誤狀況有:
1. 重複劃位:這是對號入座票務最不該發生的問題。
2. 結帳時才發現重複,且必須從第一步開始:就算沒真的重複劃位,竟然不能在重覆時立刻發現,到最後一步才知道就算了,可是得從頭開始選,浪費寶貴的時間。不過目前兩廳院售票系統好像也是類似的設計。
3. 一次買多張票,座位不連續:據敝公司數學博士指出,能夠設計到都不連續,實在比連續要沒效率得多,也難得多,這套購票系統的設計者大概是腦袋太好了。
4. 刷卡機只接受三家銀行信用卡:高鐵用了許多納稅人的錢,還只用只接受三家銀行信用卡的金流,根本就是圖利廠商,從一開始的設計就應該接受至少VISA、MasterCard這兩個大宗。
5. 其他銀行信用卡需人工授權,造成刷卡機當機:好,不是完全不能用,只是比較慢要人工授權就算了,竟然搞到當機,而且一當就是幾個小時。
若那三家銀行開出特別優惠的條件,此時也應該列為特別優先解決問題,不過我想大概也很難解決,調高頻寬限制容易,主機與資料庫當時完全無法動,而死的多半是硬體或程式,所以也只好等交易量慢慢慢慢慢慢減少,總之就是一個慘。
6. 自動售票機當機:若事先沒有排演所有售票(包括人工、機器)一起使用的話,那遇到現場的壓力當掉也只能說活該了。雖然事前的壓力測試再怎麼樣也無法模擬到真實的狀況,不過前兩天售票出的狀況,實在無法想像這是接受並通過測試的系統。
7. 配位方式比照航空模式:目前知道像是到達同樣地點的在同樣車廂、某車廂內單邊座位滿的、單邊空的,為什麼鐵路運輸會參考航空模式,而非參考國外已經成功的案例,甚至參考台鐵都不錯,實在頗為荒謬。
8. 網路購票延後上路:這大概無可避免吧,160個點就爛成這樣了,一旦開放電話或網路購票,可能是16000台電腦同時搶票,高鐵直接宣布關門還快一點吧。
PS. 有闕漏敬請補充,謝謝。
- Jan 05 Fri 2007 00:08
高鐵票務觀察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